1623 年以前,琶侃(Paccan)國- 至少延續有1萬3千年
我們的國家本名琶侃(Paccan)。琶侃(Paccan)的意思是「依大自然而生,與大自然和諧」,是世上唯一擁有萬年以上進步文明與靈性智慧的民主國家,而且從未出現過任何大小霸權。琶侃(Paccan)類似邦聯,是平等、互助、合作、分享而不允許所謂高級或霸權的國家。
我們的國家本名琶侃(Paccan)。琶侃(Paccan)的意思是「依大自然而生,與大自然和諧」,是世上唯一擁有萬年以上進步文明與靈性智慧的民主國家,而且從未出現過任何大小霸權。琶侃(Paccan)類似邦聯,是平等、互助、合作、分享而不允許所謂高級或霸權的國家。
公元前10,950年(12,969年前)因彗星撞擊地球引起大規模火山爆發和地震,使得琶侃(Paccan)東部一大片土地因而沉入海底。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災難,地球進入新仙女木期(The Younger Dryas)的最近小冰河期。現在的所謂台灣和與那國島(Yonaguni),是當時存留下來的一部分。當時的廣大琶侃 (Paccan;福爾摩沙,Formosa),歷經天災而地變,驅使眾多琶侃人遷移外洋各地,尋覓安身居所,更傳播文明和文化。大量 Paccan人乘雙船體遠洋船艦Ban-gka (艋舺)外移世界各地,並留下混血子孫。(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Douglas L. T. Rohde,2003年,On the Common Ancestors of All Living Humans)
今所謂的台灣位居太平洋火環帶邊緣,又處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推擠區,加上各既有斷層,當然多地震。但是,震央以發生在花蓮東方外海為最多、最頻繁,是有地理和歷史的因素在的。事實上,只要明白福爾摩沙(Paccan)歷史就能夠瞭解。
由於公元前10,950年的彗星撞擊地球以及大規模火山爆發和地震,導致現今台灣東岸和與那國島(住的是所謂的台灣人〈Paccanians,福爾摩沙人〉)之間的一大片平原陸地沉入海底。現在的所謂台灣島,是因為所謂的菲律賓板塊在底下撐著,當時才沒有一起沉沒入海底。天佑福爾摩沙!事實上,福爾摩沙由北到南,一直以每年2至5毫米(mm)的速率上升著。
近1萬3千年前才崩塌,算是很新的地層地質,必然會有壓實和再塌陷的交互作用持續著,這就是花蓮東方外海一直常有地震發生的原因。須等到這地方地層地質穩定後,這地方發生地震的頻率才會減少。
下圖紅線範圍,是公元前10,950年,琶侃(Paccan)國已被證實的至少疆域。
公元前10,950年琶侃(Paccan)國的考古證據:
1. 格陵蘭島冰核內火山灰的研究數據,發現因彗星撞擊地球引起大規模火山爆發,地球展開新仙女木期的準確時間是公元前10,950年(距今12,967年)。
(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是僅能存活於寒冷氣候的標誌植物,原本只分佈於地球高緯度地區。考古研究人員卻發現,距今12800年至11500年一段持續1300年左右的時間裡,在低緯度溫熱地區地層都能發現仙女木的化石和花粉。這表示,地球在這段時間內,整體氣候變得很寒冷,仙女木植物群因適應氣候變遷而大量南移,研究人員就稱這段小冰河期為「新仙女木期」。這是因為彗星撞擊地球引起大規模地震和火山爆發,煙塵籠罩,地球氣候突然改變,進入小冰河期,造成了千年寒冬,也啟了「新仙女木期」。「新仙女木期」過後,地球回暖,低緯度溫熱地區的仙女木就完全消失了。)
2. 現今福爾摩沙島和「與那國島」之間的海底,有著距今約1萬3000年的大片陸沉古文明遺址,散佈著大型巨石金字塔建築和巨石雕像。現今的福爾摩沙和與那國島之間原本是一大片陸地,是1萬多年前的一次大規模火山爆發和地震而沉入海底。而與那國島自古以來的住民根本就一直是福爾摩沙(Formosa,琶侃,Paccan)族人,與那國島的住民仍是一直說著福爾摩沙(Formosa,琶侃,Paccan)族語。
3. 1994年發掘出的土耳其東部哥貝克力巨石陣(Göbekli Tepe)經鑑定,證實有關遺蹟至少有一萬二千年,甚至可能是有近一萬三千年的歷史。 科學家對哥貝克力巨石陣第43號石柱「禿鷲石」的研究,顯示其上的動物符號是代表天文星座位置,以及描述彗星撞擊地球事件的發生。將其星座位置使用電腦運算,正是公元前10950年夏至時,太陽和其他恆星的相對應位置。
4. 2003年11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Douglas L. T. Rohde 就以現在世上的人類基因〈DNA〉做研究,利用電腦計算,分析現代人的基因關連性,得出之結果是「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人是現今生活在地球各地之所有現代人的共同祖先」。以 「On the Common Ancestors of All Living Humans」 為題在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
雖然有以前考古人類學者,依所發現之已消失類人猿化石的分佈,據以推測,以為現代人〈認為可能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最早應可能是來自非洲,經過多次遷徙後分別來到亞洲和歐洲。但Douglas L. T. Rohde研究團隊是以現今生活在地球上之現代人的基因關連性做分析,證明「地球上之現代人並非源自非洲猿人」,即使最接近現代人的歐洲「尼安徳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都早已消失,其特有基因也都已不復存在。現今生活在地球之現代人類,都是由福爾摩沙逐步遷徙、擴展出去後留下的混血後代。中、南太平洋諸島人口,則完全是福爾摩沙(琶侃,今所謂台灣) 人的後代,琶侃人未抵達前,這些是無人島。
Rohde以下圖顯示現代人共同祖先〈琶侃人,福爾摩沙人〉之後代,由福爾摩沙(琶侃)逐步遷徙、擴展出去而出現的路線圖。
Rohde從研究結果發現,若把母系Mitochondrial DNA〈粒線體基因〉與父系Y Chromosome DNA〈Y染色體基因〉分別探討,現代人母系Mitochondrial DNA〈粒線體基因〉的源頭是可追溯至10萬至20萬年前,父系Y Chromosome DNA〈Y染色體基因〉可追溯至3萬5千至8萬9千年前。但是,就現代人所共同擁有的母系血緣和父系血緣合併分析,則顯示地球上之現代人,應該都是來自共同的祖先,而且這共同祖先其實生活在非常近代。在加入現代人歷史活動的大數據,利用電腦分析後發現,今日世界各地每個人的共同祖先,都是出現在2千年至5千年前。而這所謂出現,是經點狀抽檢所發現。早期由琶侃(福爾摩沙)逐步遷徙出去抵達世界個各地時,比率上極少數的移民在陌生地求生存,必定緊密團聚以互相扶持,待族群狀大後才會逐步往外擴散出去。所以,這所謂全面出現在2千年至5千年前,已經是琶侃(福爾摩沙)人向世界各地遷移起始時間的好幾千年之後了。而較此更早數千年以前的其他古代歐、亞、非人,因為體質或心智上的劣勢,族群縮小,最後都在地球上消失,並無留下其個別後代生存到今天。
Rohde研究團隊做此科學調查的出發點,是因為看到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現代人只有種族〈Race〉之分;除了有膚色、髮色以及面部細微輪廓等稍有不同外,並無其他明顯差異。現代人不像一般生物,同一種〈Species〉內有各種差異極大的不同類型。而現代人在今日地球上,也看不到一般生物常見之同屬〈genus〉的其他不同種〈例如:已消失於地球上的所謂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與現代人不同的人種《不同的Species》〉。Rohde的研究團隊於是想到,生活在現代地球上的人類,應該是來自有共同祖先的後代,也因而興起追查這現代人共同祖先的念頭。所以,Rohde的論文摘要,是在說明他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原先的推論是正確的。
Rohde的團隊在從事這項研究之前,並不瞭解台灣,甚至可能連所謂的台灣在那裡都不知道,得出「地球上之現代人的共同祖先是來自台灣」的結論,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更何況,所謂台灣人自己都不承認自己的祖先、看不起自己的祖先,甚至於鄙視、污衊福爾摩沙(Formosa,琶侃,Paccan)自己的原本文明,更不尊重福爾摩沙(Formosa,琶侃,Paccan)人自己的靈魂,現代國際學者有誰會打從心底敬重所謂的台灣!一開頭當然不可能會想到要提及台灣。Rohde團隊`也是在整個研究分析的結果出來後,才驚覺「地球上現代人的共同祖先是來自台灣」。這時候,Rohde本著學識的良知,也就不得不承認了!
由於多數人可能對「人類的母系Mitochondrial DNA〈粒線體基因〉以及父系Y Chromosome DNA〈Y染色體基因〉在遺傳上的運作;一個人口群內後代基因重組與基因突變率,以及各個年代會跨越地理形勢、語言、種族、文化區隔而通婚的可能比率等,各別在數學運算和統計分析上的意義」不是很清楚,多數人或許會因而無法耐心地把Rohde的整篇論文仔細進行瞭解。埔農現在就把幾段Rohde的研究結論抄錄呈大家過目,至少可以瞭解Rohde的研究結果。
Studying the MRCAs (our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 of several Mod〉el C simulations, reveals that the most recent CAs lived either in southeast or northeast Asia, nearly always in a port country. The most common sites are Taiwan and Malaysia in the southeast and in the Chukotka and Kamchatka regions of northeast Russia, close to the Bering Strait. Living near a port is an obvious advantage because it allows one’s descendants to rapidly reach a second continent. The reason that the MRCAs arise in either southeast or northeast Asia and not, for example, the Middle East, is their proximity to Oceania and North America, respectively. Because Oceania was settled quite late and relatively slowly, and because Australia has infrequent contact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 is advantageo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ying to become a CA, to live in this gateway to the Pacific. Likewise, it is also an advantage to live near the gateway to the Americas because the tip of South America is also difficult to reach. As a result, quite recent CAs emerge throughout far eastern Asia, including Japan and coastal China.
The Polynesian colonization of the Pacific islands is believed to have had its source in the expansion of the Tap’en-k’eng culture from Taiwan into the Philippines and later into Indonesia. This was followed, around 1600 BC, by the fairly rapid spread of the Lapita culture to Micronesia and Melasia and then eastward throughout Polynesia (Diamond, 1997; Cavalli-Sforza, Menozzi, & Piazza, 1994). This is simulated in the model by the opening of a direct port betwee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in 3000 BC, with an initial burst of 1000 migrants, settling to an exchange of 10 s/g. In 1600 BC, three more ports open, from the Philippines to the Mariana islands and Micronesia, and from New Guinea to the Solomons.
Figure 11 shows the year in which the first CA arises in each country in one trial of simulation C2. In this trial, the MRCA was a man living in Taiwan, born in 3536 BP and who died in 3459 BP. Other CAs arose in Kamchatka and southern China within a few decades, working backwards in time, and then at various other locations in eastern Asia, both north and south. Within 600 years of the MRCA, CAs can be found throughout most of Eurasia, much of Indonesia, and some of north Africa. It takes another 2500 years for the CAs to appear in the more remote parts of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Note that no CAs lived in Greenland or Oceania because those areas were not yet inhabited.
It is interesting to track the descendants of a single one of these MRCA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a simulation to discover when they first arrived in each part of the world. The results, mapped in Figure 12, are in appearance very similar to those for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an MRCA in each country, but in this case we are work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n time. This particular MRCA was born in Taiwan in 1536 BC. She had a remarkable advantage in that one of her great grandchildren migrated up the coast to Chukotka. Other early descendants migrated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with some heading to central Russia. Her lineage first reached Indonesia in 1206 BC, North America in 1091 BC, Africa in 838 BC, Australia in 652 BC, South America in 95 BC, and Greenland in 381 AD. Some of the last places reached were southern Argentina in 855 AD, and New Zealand in 1116 AD and the Chathams in 1419 AD, in the first wave of their colonizations.
以上證據的年代都相符合。
【因為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幾乎被支那鄭、清盜匪摧毀殆盡,當今的琶侃人(Paccanians,福爾摩沙人,Formosans,所謂的台灣人)又大都是在中國式奴化洗腦下成長,多數琶侃人已很難相信自己的國家是文明古國。即使在獲悉各史實文獻中有關琶侃(Paccan)這國家的記載後,不少人仍覺得難以置信。有些人(尤其所謂文史學者和政治人物)更以華奴化的中國式虛妄思維,繼續堅持其所謂的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之主張,還大言琶侃(Paccan)只是地名,琶侃(Paccan)並非是國家。埔農特此再舉證澄清:
1. 不只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記述表示自己國家叫做琶侃(Paccan),現在阿美等避居山地的聚落群,都還知道己是Pangcah人。Pangcah這口音就是因被長期局部隔離,由Paccan經口誤演變而來。不過,經過350年的被實質隔離,阿美聚落群現在都把Pangcah用作是「我國」或「我族」的自稱。
2. 1590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都已稱Packan的主要大島為福爾摩沙島(Ilha Fermosa,Ilha Formosa) ,若不是特意指稱琶侃(Paccan)這國家,並不會再說明是Packan。而1610年以後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文獻,都還有持續提到琶侃(Paccan,Packan)這國家。荷蘭人1623年已入侵並駐留琶侃(Paccan)的福爾摩沙本島,於此地的所有記載都表明是在福爾摩沙島。然而,荷蘭航海長Iacob Ysbrantsz. Noordeloos 於1625年繪製Packan全圖時,還註明是Packan這國家,並標示福爾摩沙島周邊附屬島嶼的名稱。顯然福爾摩沙島是屬於Packan國內,Packan當然不是地名,而Packan國是單一族群(體質遺傳基因已證實Packan國人是單一族群),要以國名稱族群當然也可以。所以,琶侃(Paccan)是國家名稱,而福爾摩沙島是後來被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指稱琶侃國(Paccan)這主要大島的地名。
3. 在荷蘭航海長Noordeloos繪製Packan全圖的前2年,荷蘭人於1623年繪製福爾摩沙島(Ilha Fermosa)地圖時,就是因為只專注在福爾摩沙這主要大島,因此沒有標註Packan這國家的其他島嶼名稱。所以,琶侃(Paccan)是國家名,絕不是地名,福爾摩沙島才是地名。
4. 不論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記述,或是荷蘭人的文獻記載,都說明琶侃(Paccan,Formosa)這國家是以定期改選的各級議會裁決事務(本章第二節)。由各級議會理政的整體民主社會,不是國家是什麼?難道真需要有王公貴族的霸權蠻橫社會,這些文史學者和政治人物才願認定為是國家? 真的已華奴化至如此地步嗎?
5. 更何況,很多琶侃語(Paccanian)至今還留存在世界各地,例如:Bangka(ship;大船),karo (食用作物芋;芋頭),Poluomi(Jack Fruit,波羅蜜),Chipoluo (bread fruit;麵包樹),稻米 (biras﹝bɪˈrɑs﹞;bi;rɑs;rice)。如果琶侃(Paccan)不是自古為完整國家,如何能發展出這些領先世界的文明和文化並加以傳播?】
【因為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幾乎被支那鄭、清盜匪摧毀殆盡,當今的琶侃人(Paccanians,福爾摩沙人,Formosans,所謂的台灣人)又大都是在中國式奴化洗腦下成長,多數琶侃人已很難相信自己的國家是文明古國。即使在獲悉各史實文獻中有關琶侃(Paccan)這國家的記載後,不少人仍覺得難以置信。有些人(尤其所謂文史學者和政治人物)更以華奴化的中國式虛妄思維,繼續堅持其所謂的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之主張,還大言琶侃(Paccan)只是地名,琶侃(Paccan)並非是國家。埔農特此再舉證澄清:
1. 不只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記述表示自己國家叫做琶侃(Paccan),現在阿美等避居山地的聚落群,都還知道己是Pangcah人。Pangcah這口音就是因被長期局部隔離,由Paccan經口誤演變而來。不過,經過350年的被實質隔離,阿美聚落群現在都把Pangcah用作是「我國」或「我族」的自稱。
2. 1590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都已稱Packan的主要大島為福爾摩沙島(Ilha Fermosa,Ilha Formosa) ,若不是特意指稱琶侃(Paccan)這國家,並不會再說明是Packan。而1610年以後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文獻,都還有持續提到琶侃(Paccan,Packan)這國家。荷蘭人1623年已入侵並駐留琶侃(Paccan)的福爾摩沙本島,於此地的所有記載都表明是在福爾摩沙島。然而,荷蘭航海長Iacob Ysbrantsz. Noordeloos 於1625年繪製Packan全圖時,還註明是Packan這國家,並標示福爾摩沙島周邊附屬島嶼的名稱。顯然福爾摩沙島是屬於Packan國內,Packan當然不是地名,而Packan國是單一族群(體質遺傳基因已證實Packan國人是單一族群),要以國名稱族群當然也可以。所以,琶侃(Paccan)是國家名稱,而福爾摩沙島是後來被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指稱琶侃國(Paccan)這主要大島的地名。
3. 在荷蘭航海長Noordeloos繪製Packan全圖的前2年,荷蘭人於1623年繪製福爾摩沙島(Ilha Fermosa)地圖時,就是因為只專注在福爾摩沙這主要大島,因此沒有標註Packan這國家的其他島嶼名稱。所以,琶侃(Paccan)是國家名,絕不是地名,福爾摩沙島才是地名。
4. 不論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記述,或是荷蘭人的文獻記載,都說明琶侃(Paccan,Formosa)這國家是以定期改選的各級議會裁決事務(本章第二節)。由各級議會理政的整體民主社會,不是國家是什麼?難道真需要有王公貴族的霸權蠻橫社會,這些文史學者和政治人物才願認定為是國家? 真的已華奴化至如此地步嗎?
5. 更何況,很多琶侃語(Paccanian)至今還留存在世界各地,例如:Bangka(ship;大船),karo (食用作物芋;芋頭),Poluomi(Jack Fruit,波羅蜜),Chipoluo (bread fruit;麵包樹),稻米 (biras﹝bɪˈrɑs﹞;bi;rɑs;rice)。如果琶侃(Paccan)不是自古為完整國家,如何能發展出這些領先世界的文明和文化並加以傳播?】
琶侃 (福爾摩沙) 族人的生活以村落為主體。各社群往來頻繁,互通有無,但都是獨立個體,不相隸屬,亦不聯盟。因為福爾摩沙族人崇尚與自然和諧的生活,自由選擇傳承,分工、分享。生活耗材,全來自大地能循環再生的資源。雖有高度文明,但摒棄貪婪,人和人之間沒有身份、地位之分,相互敬重每個人所選擇或所能適應的生活方式,且早懂得自我控制在地人口的數量,所以五千年未見征戰、併吞的霸權。各族群往來頻繁,語言、文字也可溝通(雖然口音上各族群有些差異),各族群文化雷同又各自帶有一些獨特色彩。
公元前10,950年(12,969年前)因彗星撞擊地球引起大規模火山爆發和地震,使得琶侃(Paccan)東部一大片土地因而沉入海底。當時的廣大琶侃 (Paccan;福爾摩沙,Formosa),歷經天災而地變,驅使眾多琶侃 (Paccan;福爾摩沙,Formosa)人遷移外洋各地,尋覓安身居所,更傳播文明和文化。大量 Paccan人乘雙船體遠洋船艦Ban-gka (艋舺)外移世界各地,並留下混血子孫
在五千多年以前,琶侃 (福爾摩沙) 族人心胸開闊,持續向海外傳授自己的智慧文明、文化,對外教授天文、數學、地理、航海、水利建設、捕魚、造紙、引火柴、燒陶等知識;贈送引火藥材、曆書、羅盤、珍貝、琉璃飾品、皮革、樟腦、農耕器具、金銀銅鐵製品、加工玉器與服飾。範圍廣及當時的中國、日本、菲律賓、越南、泰國、再逐漸遠及印度洋、婆羅洲和南洋島群。並試圖開導中國、日本、越南、泰國人民,遵循『自然、和諧、謙虛』才是真實、極樂的人性生活。【舉證辨正53.;75.】
後來發覺,這些地方的民族,長期以來已有霸權肆虐,霸權散發身份、地位的慾望與較勁,於是貪婪的野心難以抑止。福爾摩沙族人的用心,近乎徒勞無功。
後來發覺,這些地方的民族,長期以來已有霸權肆虐,霸權散發身份、地位的慾望與較勁,於是貪婪的野心難以抑止。福爾摩沙族人的用心,近乎徒勞無功。
琶侃 (福爾摩沙) 族人於往南太平洋島群航行途中,有因海上船隻受損,不得已在無人島滯留;或是中意新天地而自願移居。這些人隨身攜帶資源不足,無法在他鄉延續福爾摩沙文明。只能就地取材,製作平日就會的用具。又僅以簡單符號記載日常所需的事物。所以,南洋島群就存在著各式各樣源自福爾摩沙的古文物遺跡。
西元五百年前後,由於對支那、日本、越南、泰國、甚至印度的傳播智慧,出現無力感。基於繼續向外傳播智慧的傳統,同時本著自我控制在地人口的哲學,福爾摩沙族人繼續向外傳播的方向,就主要是往南洋島群。因為這些南洋島群的住民當時尚未有霸權統治,較易接受真理智慧的傳播。菲律賓遂成了福爾摩沙族人往南洋島群航行的中繼站。菲律賓既成為遠航中繼站,自然會有福爾摩沙族人固定聚落的形成,以利休息、補給和支援。所以,在菲律賓群島,就可看到較其他南洋島群多且完整之傳播自福爾摩沙的語言、文物之證據。
琶侃 (福爾摩沙)靠近東亞大陸棚架東緣,西太平洋邊緣有往南寒冷親潮洋流,和往北的溫暖黑潮洋流逆向擾動,形成一條南由巴士海峽以西,穿過台灣海峽中線,往東北方向延伸至日本九州鹿兒島縣西方海域之旋渦洶湧的險惡海線,被支那人稱為所謂的黑水溝。這條海上的所謂黑水溝,處處有強勁的旋渦、暗流,又隨時有突來的巨浪。若無堅固大船和高超的航海知識,沒自有動力的帆船根本整年無法安全越過。
溫暖的黑潮洋流抵達南琶侃 (福爾摩沙),衝擊出西支流進入所謂的台灣海峽。西支流再於琶侃 (福爾摩沙)北端匯入黑潮主流。由於經由台灣海峽的支流較窄小,海床較高,洋流上升力轉為動能,加上海峽兩邊地形限縮產生的壓力,以及黑潮主洋流在台灣北端和海峽支流會合時的拉力,使得通過台灣海峽的這段所謂黑水溝,其漩渦與狂浪更是險惡中的最險惡。也因此,支那明國末年以前的唐山船隻只要靠近這段所謂黑水溝,幾乎無一能倖免於被渦流和狂浪所吞沒。所以,直到16世紀,唐山人從來就不知福建東方海上有Paccan(福爾摩沙﹞這一國度。支那明帝國鄭和七次銜命下西南洋,帶動了唐山人往西南洋的移民潮,雖自稱船大堅固,航海技術進步,還是不敢往東航行。【舉證辨正92.】
【1899年,德國傳教士、語言學者 Wilhelm Schmidt;1975年,語言學者施得樂(Richard Jr. Shutler,加拿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馬爾克(Jeff Marck,澳洲);1985年,布樂斯特博士(Robert Blust,夏威夷大學);1991年,澳洲284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貝爾伍德教授(Peter Bellwood);1995年,史搭羅斯塔博士(Stanley Starosta,夏威夷大學);2002年9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者沙噶特(Laurent Sagart);2009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葛雷教授(Russell Gray),均發表過相同研究結果。從語言、語音演進模式證實,南島語族是在5000年前,由福爾摩沙向菲律賓、夏威夷、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島、紐西蘭擴散出去的。福爾摩沙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日本學者承續日據時期在台的小川尚義之福爾摩沙南島語言研究,發現日本語是南島語系和阿爾泰語系混合成的語言。
1998年,紐西蘭生物學家張伯斯教授(Geoffrey K. Chambers);2002年9月,挪威奧斯陸大學體質人類學學者韓集堡博士(Erika Hagelberg,他和Laurent Sagart,同時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舉行,以『南島語族起源』為主題的國際會議中發表);2004年,台灣馬偕醫院林媽利教授,都發表過人類體質、DNA遺傳基因分析的研究報告。體質遺傳基因證據一致顯示,夏威夷人、部分菲律賓人、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亞人、紐西蘭毛利人的祖先,都是5000年前以福爾摩沙為起點,遷移過去的。又以人類體質基因說明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
西元2,000年, Jared Mason Diamond(美國演化生物學、人類學、語言學以及遺傳學家)在Nature雜誌上,以「台灣獻給世界的禮物(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為題,將「台灣原鄉論」作了一個相當詳盡的論述。在這篇文章裡,Diamond分別以語言學、考古學、文化發展學整理出三個支持「台灣原鄉論」最有力的證據。
2007年11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刊出了一篇專文。由一位旅居澳洲福爾摩沙學者和台灣的中央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X光光譜儀對東南亞地區,菲律賓、越南、婆羅洲等地出土的四千年前至五千年前古玉進行鑑定,結果發現在144件古玉中,就有116件可以確定是產於台灣花蓮縣壽豐鄉豐田村的豐田玉。其中的出土琉璃(玻璃)珠亦被證明是來自福爾摩沙。這樣的發現,證明福爾摩沙族人在五千年多前已在向東南亞地區傳輸。
中國改自夏商曆法的曆書、中國書經(又稱尚書、上書)禹貢篇記載的橘柚與織貝華服、晉書衛恆傳記述孔子宅暗藏的古尚書和禹王石碑上的所謂蝌蚪文、四川三星堆考古出土的玉石板文和寶貝與貝幣、上兩珠下五珠的中國算盤,在在都證明福爾摩沙族人在五千年多前即已在中國傳授文明。尤其金、銀、銅、鐵的煉製,更比已知之任何國家、民族的文明要提早1600年以上。
不過,他們都誤以為這些來自福爾摩沙的文明、移民和古文物,是由於福爾摩沙族人在海上拓展貿易。其實,福爾摩沙族人本著相互敬重、互通有無的精神,不作興營利商業。遠航海外,純出自於無私的傳播智慧、授予文物。至於僅拿現存福爾摩沙山地族人語言來和南島語群比較、分析,就已可推論福爾摩沙是南島語族的原鄉,若能再參詳福爾摩沙的原語音(荷蘭古檔案裡,還存有多冊福爾摩沙族人語言的荷語對照本),更能突顯證據十足了。另外,這些學者都以為福爾摩沙只有簡單航具。他們不知,福爾摩沙早在五千年多前即已有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知識。當時福爾摩沙大型造船廠至少有兩處,一在北部的Ban-gka (Marn-Gka;Banca,艋舺,是遠洋船艦的原福爾摩沙語詞轉用為地名,今台北市內),一在南部的Dorcko(哆廓,即台南下營)。製造雙船體大型船艦,用於遠洋航行;僅裝設一邊舷外支架的小舟,則使用在近海通行和捕撈。
這些國際知名學者,既然花了這麼大的心力,找出這麼多『福爾摩沙是南島語族原鄉』的考古證據,卻不知道現在還看得到、聽得到之『福爾摩沙是南島語族原鄉』的另一明證。那就是:世界各地古老語言對海上大船的稱呼,都還和1萬3千年來Paccan(福爾摩沙)所使用的語音相同,就是Ban-gka、Marn-Gka、Banca或艋舺,這是他們都源自福爾摩沙的現有明顯證據。因為自從蔣幫中國壓霸集團入侵福爾摩沙後,在福爾摩沙摧毀、在國際上掩蓋原福爾摩沙史實不遺餘力,所以這些國際知名學者完全聽不到、看不見、摸不著。】
琶侃 (福爾摩沙)靠近東亞大陸棚架東緣,西太平洋邊緣有往南寒冷親潮洋流,和往北的溫暖黑潮洋流逆向擾動,形成一條南由巴士海峽以西,穿過台灣海峽中線,往東北方向延伸至日本九州鹿兒島縣西方海域之旋渦洶湧的險惡海線,被支那人稱為所謂的黑水溝。這條海上的所謂黑水溝,處處有強勁的旋渦、暗流,又隨時有突來的巨浪。若無堅固大船和高超的航海知識,沒自有動力的帆船根本整年無法安全越過。
溫暖的黑潮洋流抵達南琶侃 (福爾摩沙),衝擊出西支流進入所謂的台灣海峽。西支流再於琶侃 (福爾摩沙)北端匯入黑潮主流。由於經由台灣海峽的支流較窄小,海床較高,洋流上升力轉為動能,加上海峽兩邊地形限縮產生的壓力,以及黑潮主洋流在台灣北端和海峽支流會合時的拉力,使得通過台灣海峽的這段所謂黑水溝,其漩渦與狂浪更是險惡中的最險惡。也因此,支那明國末年以前的唐山船隻只要靠近這段所謂黑水溝,幾乎無一能倖免於被渦流和狂浪所吞沒。所以,直到16世紀,唐山人從來就不知福建東方海上有Paccan(福爾摩沙﹞這一國度。支那明帝國鄭和七次銜命下西南洋,帶動了唐山人往西南洋的移民潮,雖自稱船大堅固,航海技術進步,還是不敢往東航行。【舉證辨正92.】
葡萄牙人於1590年初次抵達琶侃(Paccan)時,就是發現這種他們夢想却不可得的靈性智慧人間樂園,驚嘆fermosa(美麗、優雅之意),並以恭敬之心不敢騷擾。葡萄牙人當時稱Paccan為Formosa,並不是指Paccan的地表景色,是稱讚Paccan人(Paccanians)的「靈性智慧」社會。即使到了 1626年,唐山人荷蘭通譯兼走狗Salvador Diaz(取了洋名)因罪行曝光,即始從Tayouan叛逃抵達Macao(中國澳門),帶來他在Tayouan時記錄村落、地形、荷蘭武力人員配置、貿易詳情等的筆記本。並在其口述下,由葡萄牙人繪製了當時最新的Tayouan海灣地形圖。企圖誘引葡萄牙人攻佔Tayouan,想繼續從中獲利,並報復荷蘭人。但葡萄牙人早認識Tayouan, Formosa,知道Formosa是與世無爭的人間世外樂土,不忍也無意由自己作孽去侵擾。
明末的1,610年以後,支那福建龍溪的張燮,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口中得知東方海上有琶侃(Paccan)這一國家,就在他於1,617年所寫《東西洋考》一書中的附錄,首先提到琶侃(Paccan)這一國家。當時的張燮跟著西班牙人的唐山翻譯,寫為「北港」(別誤以為這與現在的雲林北港有任何關係,現在的雲林北港原名Poonkan,清國唐山人滿官寫為「笨港」。是1750年,笨港溪氾濫改道,將笨港一分為二,成為笨港北街與笨港南街。笨港被分為南北二街以後,笨港北街劃歸雲林縣,笨港南街劃入嘉義縣新港鄉,簡稱南港村。而笨港北街被簡稱為笨北港或北港,是始自1840年以後。)。
以下是西班牙人留下的當時詞語對照表:
巴達維亞日誌於1624 年 2 月 16 記載:「2月16日星期五,快艇Mocha 號抵達當地,該船由日本運來白銀 12 箱,各裝有白銀 2,000兩 ,及若干生絲和絹織物,總價70,000 gruden 以上,隨單記載清楚。同船並捎來駐支那沿海司令官Ryellsen得來的消息,報告說:福州最高執政官揭示,禁止清國人前往 Pehou (澎湖,荷蘭人進駐前已曾有明帝國短暫入侵過)或 Packan(Paccan) 與荷蘭人進行貿易…。」當時荷蘭人已在 Paccan的 Tayouan(台灣)建立根據地11個月。當時Tayouan(台灣)是指稱Dorcko,今之台南下營區。
【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雖然被支那盜匪摧毀殆盡,但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琶侃(Paccan)史實還有記述,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的文獻也都有記載。今日多數福爾摩沙人(Formosans,Paccanians,琶侃人,現在所謂的台灣人) 不只是遺忘自己本有琶侃(Paccan)這國家,甚至也誤以為福爾摩沙人沒有通用文字。其實,1萬3千年前沉入現今台灣東岸和與那國島之間海底的巨石建築牆面,還保存不少琶侃(Paccan)文字,當時就已是很進步的文字。與那國島住民完全是琶侃人(Paccanians,福爾摩沙人,Formosans),現在還說著福爾摩沙語(琶侃語,Paccanian;就是歷經400年之被分區隔離,已分別產生語音變遷的所謂平埔語和山地部落語)。這些文字10年前還有人看得懂,至少埔農知道的池間苖女士(日本名,住與那國島)就懂。池間苖女士的原福爾摩沙(琶侃,Paccan)記憶很深,說著流利的福爾摩沙語(琶侃語),年輕的時候曾特地到過福爾摩沙探望。她原本在與那國島的祖納部落區堅守一間與那國島民俗資料館,算算年齡已有百歲,可惜可能不在了。
1982年,2007年與那國島居民還曾組團訪問花蓮,語言上和花蓮及宜蘭山地的年長者還可溝通自如,相談甚歡。】
人口:
由於琶侃人(Paccanians)注重衛生,醫藥發達,懂得使用避孕草藥控制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人口數,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人口,五、六千年來至350年前,一直維持在100萬多一些。這數目,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琶侃(Paccan)歷史記述所透露,也符合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琶侃,Paccan)所做的統計和估算。
人口:
由於琶侃人(Paccanians)注重衛生,醫藥發達,懂得使用避孕草藥控制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人口數,琶侃(Paccan)這個國家的人口,五、六千年來至350年前,一直維持在100萬多一些。這數目,是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琶侃(Paccan)歷史記述所透露,也符合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琶侃,Paccan)所做的統計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