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年,荷蘭人入侵Tayouan-台灣海灣
福爾摩沙海峽的南北季節風,利於帆船南北航行,橫渡困難;加上海峽中有海象惡劣的海流《稱為黑水溝》,誤入的古代小型船隻屢遭吞沒。明帝國東南沿海船家,出海時都會相互告誡,小心避免航向偏東。所以,一直沒有支那人知道或到過福爾摩沙(琶侃)。
支那人所謂的黑溝、黑水溝,是指西太平洋邊緣的往南寒冷親潮洋流,和往北的溫暖黑潮洋流逆向擾動,形成一條南由巴士海峽以西,穿過台灣海峽中線,往東北方向延伸至日本九州鹿兒島縣西方海域之旋渦洶湧的險惡海線。
溫暖的黑潮洋流抵達南福爾摩沙,衝擊出西支流進入福爾摩沙海峽。西支流再於福爾摩沙北端匯入黑潮主流。由於經由福爾摩沙海峽的支流較窄小,海床較高,洋流上升力轉為動能,加上海峽兩邊地形的限縮壓力,以及黑潮主洋流在福爾摩沙北端和海峽支流會合時的拉力,以及使得通過福爾摩沙海峽的這段所謂黑水溝,其漩渦與狂浪更是險惡中的最險惡。也因此,明帝國末期以前的唐山船隻,只要靠近這段所謂黑水溝,幾乎無一能倖免於被渦流和狂浪所吞沒。所以,直到16世紀末,唐山人從來就不知東方海上有Paccan(福爾摩沙)這一國度
葡萄牙人於1590年初次抵達琶侃(Paccan)時,就是發現這種他們夢想却不可得的靈性智慧人間樂園,驚嘆fermosa(美麗、優雅之意),並以恭敬之心不敢騷擾。
【即使到了1626年,唐山人荷蘭通譯兼走狗Salvador Diaz(取了洋名)因罪行曝光,即時從Tayouan叛逃抵達Macao(中國澳門),帶來他在Tayouan時記錄村落、地形、荷蘭武力人員配置、貿易詳情等的筆記本。並在其口述下,由葡萄牙人繪製了當時最新的Tayouan海灣地形圖。企圖誘引葡萄牙人攻佔Tayouan,想繼續從中獲利,並報復荷蘭人。但葡萄牙人早認識 Formosa,知道Formosa是與世無爭的人間世外樂土,不忍也無意由自己作孽去侵擾。】
荷蘭人、西班牙人跟著葡萄牙人稱琶侃(Paccan)為 Formosa;稱琶侃人(Paccanians)為福爾摩沙人(Formosans)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明帝國鄭和下西南洋,帶動了一批批以福建人為主的往西南洋經商、移民潮。荷蘭人到支那前,因早先已到過西南洋,經常與唐山移民商人交易,訓練有一批懂河洛語文的人員,還訓練一批懂荷蘭語的唐山人為其所用。後來荷蘭人抵達支那南部沿海,懂荷蘭語的支那人更多、更流利了。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當時稱唐山福、廣地區(人)為Chino、Sino,Chino、Sino是由拉丁文Sinarum而來,意思是「極東之國度」(的人)。英文China、Chinese也是因此而來,與瓷器無關。China就是支那,Chinese就是支那人。當時唐山人(現在所謂的中國的閩、粵人)自己就是寫為「支那」、「支那人」。而當時所謂的China是指唐山福、廣地區而已,Chinese language也是指彰泉話或粵語而已。清帝國是Daicing、Daiqing、Dulimbai Gurun、Mantri、Muntree。現在的所謂華語,其實是Mandarin。
現在的所謂中國人精練厚黑學,把16至19世紀西方人指稱閩、粵地區的China;Chinese說成是所謂的中國;中國人、中國話。所謂的中國人自己留用China、Chinese這名稱,而且所謂的中國人在20世紀初本來就是自稱「支那」、「支那人」。China當然是「支那」,現在所謂的華人或中國人聽到被稱為「支那」、「支那人」都很不高興的跳腳,實在不知道現在所謂的中國人到底對「支那」二字在生什麼氣!】【舉證辨正88.】
1600年初期,開始有數十名唐山人(當時支那東南沿海之支那人自稱唐山人)因避難或逃亡而到達Formosa之Dorcko(哆廓,今之下營),Dorcko族人予以客氣款待,讓他們寄居在哆廓東北邊土地(稱Pau)。唐山人初臨哆廓附近,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Formosa族人用Formosa語Dai-Wan的熱情問候,唐山人就以台灣(Dai-Wan)稱呼這地方。這些唐山人利用福爾摩沙族人的熱情好客佔盡便宜,卻仍不知足。由於野蠻的貪婪和壓霸習性,這些唐山人陰謀在Dorcko周圍地區的福爾摩沙族人之間挑撥利、害關係,欲藉引進功利主義,製造衝突,再伺機漁翁得利,抓取主導權勢的地位。福爾摩沙族人不為所動。1622年,有一唐山人Hung Yu-yu帶頭找上在支那福建沿海,配備武力,強勢通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人員,伺機遊說當時已在澎湖建立堡寨據點的司令官Cornelis Reyerson。想藉由荷蘭人武力霸佔福爾摩沙,他們就可輕易取得了少數荷蘭人之下,多數福爾摩沙族人之上的權勢和名利。
Dai-Wan一詞,原是福爾摩沙(琶侃)人對外來客招呼、問好、歡迎的禮貌用語。初到福爾摩沙(琶侃)Dorcko的唐山福建河洛語漢人,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福爾摩沙(琶侃)人用福爾摩沙(琶侃)語Dai-Wan的熱情問候。唐山人就稱Dorcko一帶為『台灣』,荷蘭人寫為Tayouan,稱此地區住民為Tayouanners。荷蘭人稱全福爾摩沙(琶侃)為Formosa,稱全福爾摩沙(琶侃)住民為Formosans【The Formosan Encounter《I》p. 37】。1623年
荷蘭人於1623年4月,即在掩蔽良好的倒風內海(Bay of Tayouan東岸的Dorcko設立據點。稱Smeerdorp,Smeerdorp荷語意思為Lubricating Village,潤滑之村,是抹油保養之意,即保養、渡假、休養的地方。Smeerdorp因風景優美,又安全性高,就被荷蘭人選作船艦保養和人員休養、渡假處所。
於是,Pieter de Carpentier 總督命令指揮官Reijerson 在1623年10月25日到福爾摩沙(琶侃)倒風內海出口的兩岸建築要塞(蕭壠社西北〈今佳里〉),以加強保衛Lankjemuyse水道和其東岸的Smeerdorp【The Formosa Encounter《I》p. 24】;【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I》p. 30】。
當時有一些日本海盜與商人,偶而會到附近休息,或汲取淡水和臨時求助補給。他們之間亦有時在此相互交易,也會以物資向福爾摩沙族人換取珍貴的鹿皮(但他們和葡萄牙人一樣,因為Formosa是難得的人間世外樂土,與世無爭,出於敬佩和見愧,無意也不忍入侵騷擾)。因而荷蘭人另外在鹿耳海出入口(鹿耳門水道,Lankjemuyse)外的北線(汕)尾沙洲,設立台灣港區(Tayouan harbour,唐山人稱大港),提供並限定這些日本海盜或商人在此活動,以佔地為王的姿態收取稅捐。另外還有一層用意,就是要日本海盜或商人遠離Smeerdorp(Dorcko,哆廓,下營)【Journal Commander Cornelis Reyersen. Pescadores, 5 January 1623 till 4 September 1623】
明帝國鄭和下西南洋,帶動了一批批以福建人為主的往西南洋經商、移民潮。荷蘭人到支那前,因早先已到過西南洋,經常與唐山移民商人交易,訓練有一批懂河洛語文的人員,還訓練一批懂荷蘭語的唐山人為其所用。後來荷蘭人抵達支那南部沿海,懂荷蘭語的支那人更多、更流利了。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當時稱唐山福、廣地區(人)為Chino、Sino,Chino、Sino是由拉丁文Sinarum而來,意思是「極東之國度」(的人)。英文China、Chinese也是因此而來,與瓷器無關。China就是支那,Chinese就是支那人。當時唐山人(現在所謂的中國的閩、粵人)自己就是寫為「支那」、「支那人」。而當時所謂的China是指唐山福、廣地區而已,Chinese language也是指彰泉話或粵語而已。清帝國是Daicing、Daiqing、Dulimbai Gurun、Mantri、Muntree。現在的所謂華語,其實是Mandarin。
現在的所謂中國人精練厚黑學,把16至19世紀西方人指稱閩、粵地區的China;Chinese說成是所謂的中國;中國人、中國話。所謂的中國人自己留用China、Chinese這名稱,而且所謂的中國人在20世紀初本來就是自稱「支那」、「支那人」。China當然是「支那」,現在所謂的華人或中國人聽到被稱為「支那」、「支那人」都很不高興的跳腳,實在不知道現在所謂的中國人到底對「支那」二字在生什麼氣!】【舉證辨正88.】
荷蘭人於1604年8月7日首度到澎湖。此其時,支那明帝國為防備倭寇,春秋兩季會派兵巡戍。荷蘭駐軍兵力不足,於10月20日即自行撤離。
1622年7月11日,荷蘭人再度入侵澎湖,設立要塞、建築城堡。而澎湖駐軍和整個荷蘭艦隊的所需食物、飲水、薪柴等民生補給,則主要來自福爾摩沙(琶侃)的鹿耳海灣(後來荷蘭人稱Tayouan Bay,唐山人寫為倒風內海)。
1600年初期,開始有數十名唐山人(當時支那東南沿海之支那人自稱唐山人)因避難或逃亡而到達Formosa之Dorcko(哆廓,今之下營),Dorcko族人予以客氣款待,讓他們寄居在哆廓東北邊土地(稱Pau)。唐山人初臨哆廓附近,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Formosa族人用Formosa語Dai-Wan的熱情問候,唐山人就以台灣(Dai-Wan)稱呼這地方。這些唐山人利用福爾摩沙族人的熱情好客佔盡便宜,卻仍不知足。由於野蠻的貪婪和壓霸習性,這些唐山人陰謀在Dorcko周圍地區的福爾摩沙族人之間挑撥利、害關係,欲藉引進功利主義,製造衝突,再伺機漁翁得利,抓取主導權勢的地位。福爾摩沙族人不為所動。1622年,有一唐山人Hung Yu-yu帶頭找上在支那福建沿海,配備武力,強勢通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人員,伺機遊說當時已在澎湖建立堡寨據點的司令官Cornelis Reyerson。想藉由荷蘭人武力霸佔福爾摩沙,他們就可輕易取得了少數荷蘭人之下,多數福爾摩沙族人之上的權勢和名利。
Hung Yu-yu等人告訴Cornelis Reyerson:Dorcko是Formosa的精華地,有先進的造船、土木工程、器械、工具製造技術;周圍沃野千里,物產富庶;動物種類眾多且繁密,鹿皮更是上等品質;各種海產豐富,樣樣取用不盡。且Dorcko所面對的台灣海灣(Bay of Tayouan,鹿耳海,後稱倒風內海)是內海中的內海,掩蔽良好,又可容納數百艘大船泊靠,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優良的港灣了。而Formosa族人不重視金、銀的價值,又和善好客,無意爭鬥,也沒軍事防禦的觀念,要入侵佔領,就如探囊取物,完全不費吹灰之力。這般人間瑰寶,放之不取,著實可惜。在Hung Yu-yu等人誘使下,司令官Cornelis Reyerson心動了。【Journal Commmander Cornelis Reyersen, Pescadores, 5 January 1623】
1623年3月26日,Cornelis Reyerson派Adam Verhult到鹿耳海(Bay of Tayouan),勘察人文、地形、地勢。3月27日,荷蘭人Verhult,由唐山人走狗(兼通譯、嚮導)Hongtsieusou(又寫為Hung Yu-yu)陪同,首先帶隊自Soulang(蕭壠)北側海峽進入The Bay of Tayouan(倒風內海《鹿耳海》),從Oijlaukan(禾寮港,蚵寮港)登陸,在Dorcko(今之下營)建立據點【The Formosan Encounter《I》p. 2】。 選定在Dorcko北鄰建築城堡(1625年命名Fort Orangie,福爾摩沙族人跟著唐山人稱之為紅毛厝,今日地名還在)做為基地(Dorcko族人不知其野心,還提供材料,並協助建造)。而Dorcko東邊,Dorcko族人所收留之數十名唐山人的居住區(稱Pau),荷蘭人就稱為Zeelandia(意思是海邊村鎮,當時遠東地區荷蘭人大部分都學會了唐山河洛語,把Pau看作是當然屬地。)【Missive Batavia to Taijoan, dated June 27, 16 27 and General Missives November 9, 1627】。
《所有所謂台灣歷史學者,都習慣被中國盜匪牽著鼻子走而睜眼說瞎話。誤指Bay in Tayouan、Bay of Tayouan是指後來之大員島旁的海灣。荷蘭人記載,Soulang(蕭壠)是在Bay of Tayouan南岸【The Formosan Encounter《I》p. 24;p. 28】。》
《所有所謂台灣歷史學者,都習慣被中國盜匪牽著鼻子走而睜眼說瞎話。誤指Bay in Tayouan、Bay of Tayouan是指後來之大員島旁的海灣。荷蘭人記載,Soulang(蕭壠)是在Bay of Tayouan南岸【The Formosan Encounter《I》p. 24;p. 28】。》
Dai-Wan一詞,原是福爾摩沙(琶侃)人對外來客招呼、問好、歡迎的禮貌用語。初到福爾摩沙(琶侃)Dorcko的唐山福建河洛語漢人,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福爾摩沙(琶侃)人用福爾摩沙(琶侃)語Dai-Wan的熱情問候。唐山人就稱Dorcko一帶為『台灣』,荷蘭人寫為Tayouan,稱此地區住民為Tayouanners。荷蘭人稱全福爾摩沙(琶侃)為Formosa,稱全福爾摩沙(琶侃)住民為Formosans【The Formosan Encounter《I》p. 37】。1623年
荷蘭人於1623年4月,即在掩蔽良好的倒風內海(Bay of Tayouan東岸的Dorcko設立據點。稱Smeerdorp,Smeerdorp荷語意思為Lubricating Village,潤滑之村,是抹油保養之意,即保養、渡假、休養的地方。Smeerdorp因風景優美,又安全性高,就被荷蘭人選作船艦保養和人員休養、渡假處所。
澎湖駐軍和整個荷蘭艦隊的所需食物、飲水、薪柴等民生補給全由此地取得;也利用Dorcko先進的造船、製器工藝,當作船艦保養、用具更新和人員休養、渡假處所。於是用荷蘭語意,將Dorcko一地重新命名為Smeerdorp。
當時有一些日本海盜與商人,偶而會到附近休息,或汲取淡水和臨時求助補給。他們之間亦有時在此相互交易,也會以物資向福爾摩沙族人換取珍貴的鹿皮(但他們和葡萄牙人一樣,因為Formosa是難得的人間世外樂土,與世無爭,出於敬佩和見愧,無意也不忍入侵騷擾)。因而荷蘭人另外在鹿耳海出入口(鹿耳門水道,Lankjemuyse)外的北線(汕)尾沙洲,設立台灣港區(Tayouan harbour,唐山人稱大港),提供並限定這些日本海盜或商人在此活動,以佔地為王的姿態收取稅捐。另外還有一層用意,就是要日本海盜或商人遠離Smeerdorp(Dorcko,哆廓,下營)【Journal Commander Cornelis Reyersen. Pescadores, 5 January 1623 till 4 September 1623】
此同時,Cornelis Reyerson指揮其荷蘭官兵,在Hung Yu-yu等人帶領下,由Dorcko向四周逐步侵略,發現Tayouan,Formosa真是寶地,是絕佳的東亞殖民處所,趕緊向Batavia的總督Pieter de Carpentier報告,並決定放棄已建設好的澎湖堡寨據點。於是Pieter de Carpentier於1623年10月25日命令指揮官Reyerson 到鹿耳海(Bay of Tayouan)出入口(鹿耳門水道,Lankjemuyse)的南岸建築要塞(蕭壠社〈今佳里〉北邊),以加強保衛Lankjemuyse水道和其對面東岸的Smeerdorp(這區域荷蘭人視為禁臠,不准外商或海盜進入)。1624年8月26日,開始全數從澎湖基地撤到Tayouan(當時是指Dorcko)的鹿耳海(Bay of Tayouan)、北汕尾一帶。【The Formosan Encounter《I》P1-41】
荷蘭人在鹿耳海(Bay of Tayouan,支那人寫為倒風內海)一帶基礎穩固後,陸續派出探察隊走遍福爾摩沙,並做詳細記錄。但荷蘭人的主要活動範圍,仍固定在現今的台南地區。
由於荷蘭人在Tayouan搜括了無數的鹿皮、香料等珍貴物資和豐富的農產品,航運量大增,聘用支那移工耕種的荷蘭田(荷蘭人所霸佔的田地,專門生產外銷用的稻米和甘蔗砂糖。福爾摩沙人跟著支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稱荷蘭田為『番仔田』。清、鄭侵台,接收荷蘭田,改稱王田、官田,唐山人仍稱之為『番仔田』),收穫豐富。也引來支那海盜和走私船加入此地的荷、日交易。北線(汕)尾的港區(Tayouan harbour)遂不勝負荷,加上鹿耳海區域陸地上升,海底逐漸淤淺,大型船艦必須小心航行才能通過,造成不便,又險象環生。1624年,荷蘭人就已構想在一鯤鯓島著手構築更大、更堅固的城堡,以便把駐鹿耳海(Bay of Tayouan)東岸的主力以及鹿耳海南出口鹿耳門水道外的Tayouan Harbour《台灣港》遷過去,並擴充。因為北線(汕)尾是沙洲,不適合建築大城堡。新任Tayouan 長官Governor Martinus Sonck 和 the council of Tayouan於1625年1月14日議決,計劃將北線(汕)尾一帶的全部設施遷往更南方的靠海陸地(赤崁),在該處建立新的殖民城市,擴展殖民利益。並繼續招引一些支那人移工為其所用,協助掌控、搜括Tayouan,還有再逐步擴及全Formosa的意圖。並準備在赤崁對面的狹長小島(the small isthmus of Tayouan,a sandbank lying off the coast of Formosa,即一鯤鯓,後稱Isle of Tayouan,台灣島)構築更大、更堅固的城堡。同時將位在Smeerdorp的原有城堡取名為Fort Orangie。也決定將赤崁新市區命名為"de Provintien"(普羅民遮)。這些議決,在1625年5月13日才得到Batavia總部的批准。【De Geschiedenis van de Hollanders in Noordoost Azië I. De rol van de Hollanders op Taiwan,I.2 Vroege geschiedenis】
荷蘭人在鹿耳海(Bay of Tayouan,支那人寫為倒風內海)一帶基礎穩固後,陸續派出探察隊走遍福爾摩沙,並做詳細記錄。但荷蘭人的主要活動範圍,仍固定在現今的台南地區。
1624年荷蘭人記載,福爾摩沙(Paccan, Formosa,今所謂台灣)的村鎮聚落有大有小,大的以蕭壠 (今佳里)為例,可比歐洲的最大城市【Formosan Encounter Vol. I p.19】。當時歐洲大城市是沒有現在的幾百萬人口,但至少一定有幾萬人吧!另外,荷蘭官方派台牧師Reverend George Candidius於1628年撰寫一份報告:「經他統計,福爾摩沙人單住在台南地區內較大鄉鎮的人口,就約有20萬人。」Reverend George Candidius當時所指的較大鄉鎮是Dorcko(今台南市下營);Mattauw(今台南市麻豆);Soulang (今台南市佳里);Backloun(今台南市善化);Sinkan(今台南市新市)。
赤崁一地是向新港(Sincan,今之新市)人騙來的,赤崁對面的狹長小島則是荷蘭人直接予以強佔。1626年10月17日,赤崁對面的狹長小島(今之台南市安平區)上的新城堡準備著手構築,the chamber Amsterdam下令將未來的新城堡從Provintien行政區中分割出來,獨自名為Fort Zeelandia(熱蘭遮城)。【Missive Batavia to Taijoan, dated June 27, 1627 and General Missives November 9, 1627】此後,Dorcko東邊的Zeelandia就改回舊名稱Pau。
荷蘭人知道Daiwan的意思,1623年就稱 Dorcko為 Daiwan ,表示為「被歡迎之根據地」,寫作「Tayouan」。Fort Zeelandia(熱蘭遮城)1632年完成內城,外城則於1634年全部竣工,荷蘭人的根據地遷往一鯤鯓時,仍稱一鯤鯓時為Tayouan (Daiwan),支那人寫為「台灣島」。後來的少數支那新移工,以聽寫方式,把「台灣島」寫為「大員島」 (福佬語音一樣),就是現在的所謂「安平」【舉證辨正38.;41.】。(幾經鄭、清侵台時期的破壞後,剩下今日所謂之安平古堡遺跡)。
荷蘭人侵福爾摩沙之初,是受支那人唆使、誘惑。對福爾摩沙族人的認知,都如瞎子摸象,且是隔著妒恨、奸狡的唐山通譯之髒手來摸。荷蘭人到支那前,因早先已到過西南洋,經常與支那移民商人交易,訓練有一批懂河洛語文的人員。後來荷蘭人到達支那南部沿海,收買不少支那人替他們服務,其中較精明者學會了荷蘭語。荷蘭人入侵福爾摩沙之後,懂福爾摩沙族人語言的支那人全成為荷蘭人的通譯,少數兼懂荷蘭語和福爾摩沙族人語言的支那人,更是荷蘭長官的通譯兼走狗。
荷蘭人侵福爾摩沙之初,是受支那人唆使、誘惑。對福爾摩沙族人的認知,都如瞎子摸象,且是隔著妒恨、奸狡的唐山通譯之髒手來摸。荷蘭人到支那前,因早先已到過西南洋,經常與支那移民商人交易,訓練有一批懂河洛語文的人員。後來荷蘭人到達支那南部沿海,收買不少支那人替他們服務,其中較精明者學會了荷蘭語。荷蘭人入侵福爾摩沙之後,懂福爾摩沙族人語言的支那人全成為荷蘭人的通譯,少數兼懂荷蘭語和福爾摩沙族人語言的支那人,更是荷蘭長官的通譯兼走狗。
荷蘭人東來,主要是貪圖貿易利益。入侵福爾摩沙,先以友善姿態,騙取福爾摩沙族人的感情信任;再用武力威嚇,建立霸權。他們是為謀利而欺壓福爾摩沙族人,但荷蘭人並無摧毀福爾摩沙人固有文明、文化及歷史之意圖;也未壓霸到想奴化福爾摩沙人的身、心、靈。荷蘭人以羅馬字母拼音學習福爾摩沙語言之同時,也用羅馬字母拼音寫福爾摩沙語言的基督教聖經,從事傳教的試圖同化行為。
荷蘭人在福爾摩沙期間,是以不平等貿易掠奪福爾摩沙(琶侃)物資,並無全面侵略福爾摩沙(琶侃)的企圖(也無人力。二千名人員,單要管理Tayouan(今台南附近)區域,就已感到吃力)。入侵初期數年,不得不依賴兼通河洛語文及原福爾摩沙(琶侃)語的支那人任通譯。荷蘭人在Tayouan(今之台南區域)為有效營利,遂招來支那人當走狗。
在Tayouan支那人通譯、走狗,除了從中獲利,還得意於狐假虎威。為長保其中間人的地位,經常偽造福爾摩沙(琶侃)族人野蠻的假象。都是帶領荷蘭人去看『與福爾摩沙(琶侃)社會脫節之非多數社會群的人口(因個性問題或其他因素而特立獨行。由於琶侃族人之間,對任何人都互相非常謙虛、禮貌與敬重,少數特立獨行或脫離正常社會生活之人,亦受到尊重)』。逼使荷蘭人不願或畏懼與福爾摩沙(琶侃)族人近距離接觸。
荷蘭人侵台,是貪圖福爾摩沙(琶侃)的豐富物產,並不關心福爾摩沙(琶侃)文明和文化。對福爾摩沙(琶侃)族人的認知,都如瞎子摸象,且是隔著妒恨、奸狡的支那人走狗之髒手來摸。例如:
荷蘭人牧師Georgius Candidus(其實當時他只曾任職新港社1年多,也僅聽說過附近另七個類似小社區而已)於1628年,先是受厚黑、奸狡的唐山支那人蒙蔽,以為「福爾摩沙(琶侃)族人沒有文書、曆法;不會算年齡,不知自己幾歲《Formosan Encounter Vol. I p. 100》。」等Candidus自己學習了福爾摩沙語文,才知道:「福爾摩沙(琶侃)族人每一社區都設有一些教師傳承文化《Formosan Encounter Vol. I p. 82;83;111》。每個福爾摩沙(琶侃)族人都知道自己是何年、何月、何日生;都知道自己幾歲時應該做什麼;也知道釀的酒是1年、5年、 10年、20年或30年陳酒《Formosan Encounter Vol. I p.91-133》。
後來荷蘭人發現,當時在台唐山人多數缺乏公共衛生觀念,且奸詐、狡猾、不倫、無紀,不能信賴【熱蘭遮城日誌《I》P. 161; 230; 462,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II》276; 410,The Formosa Encounter《II》P.124;129】,『原來唐山人一直在背後找理由,藉以搧動這些輕易相信他們的福爾摩沙人來對抗我們。』【熱蘭遮城日誌《I》p. 230】於是荷蘭人決定,自己必須懂得福爾摩沙族人語言,要能直接和福爾摩沙族人交涉。
經主動派人學習福爾摩沙族人語言,直接和福爾摩沙族人溝通。這才發現,福爾摩沙族人原來是和善、禮義的高度文明民族。自由、分工、分享;崇尚與自然和諧;謙虛、禮貌,沒有身份、地位之分,相互尊重【The Formosa Encounter《I》P.102】。才驚覺福爾摩沙族人與世無爭,Formosa是難得的人間世外樂土。
更因經歷數次他們事後的檢討:『支那人是狡猾的人種,他們灌輸我們種種不實印象,給我們各種錯誤意見,導致許多善良福爾摩沙人村落被摧毀』【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II》238- 240】【熱蘭遮城日誌《I》p. 6】。有些荷蘭人開始反思侵略Formosa是否過度殘忍。但是,由於歐洲人多數對異教徒向來輕蔑成性,又侵犯已成事實,且對福爾摩沙豐富物產的貪婪又難以割捨,荷蘭人還是繼續擴張霸權,拓展記得利益。其實,這之前就已曾因此令荷蘭牧師Georgius Candidius萌生辭意,一再要求離職。
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琶侃)時期文書有記述:『親自深入福爾摩沙(琶侃)族人各社區探訪、學習福爾摩沙(琶侃)語言的 Candidus 牧師於1628寫給荷蘭長官 Nuijts 報告書中說:「福爾摩沙(琶侃)人的高度文明令人深思 …... 他們完全沒有身分高低之分,語言中也沒有所謂主人、僕人的詞彙。福爾摩沙(琶侃)人都按照他們的禮俗,每個人之間都互相非常禮貌與敬重。他們不會因一個人缺乏學術、威望、地位或財富,就對他不夠尊重;也不會因一個人擁有較高學術、威望、地位或財富,就對他特別卑躬屈膝。福爾摩沙(琶侃)人只有對年長者會特別尊敬。當群體聚會,有高齡長輩在時,年輕晚輩不會隨便發言。聚餐宴飲時,食物和飲料總是首先奉獻給年長者,其他則一視同仁。』【The Formosa Encounter《I》P.102】
『原來支那人一直在背後找理由,藉以搧動這些輕易相信他們的福爾摩沙(琶侃)人來對抗我們。』【熱蘭遮城日誌《I》p. 230】
『支那人是狡猾的人種,他們灌輸我們種種不實印象,給我們各種錯誤意見,導致許多善良福爾摩沙(琶侃)人村落被摧毀,所以我們命令支那人不准再進入福爾摩沙(琶侃)人村落。』【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II》238- 240】
『不准支那人再進入福爾摩沙(琶侃)人的田野。』 【熱蘭遮城日誌《II》p.15】
『當我們與福爾摩沙(琶侃)人有衝突或和外人作戰時,支那人假意說要幫助我們,事實上都是陰謀詭詐,反而在背後傷害我們,所以要支那人交出全部武器。』【熱蘭遮城日誌《I》p.161】)
『支那人嗜賭。賭博為放蕩之事,滋生偷盜、淫亂,終致家破人亡。素來禁止,支那人卻強求於新年前後10天,開放公開聚賭。』 【熱蘭遮城日誌《I》p. 462】)
『支那人慣於偷盜,又不守紀律、無公德心、缺乏衛生觀念,管理他們實在令人頭痛。』【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II》276;409;410】
在Tayouan之支那人的貪婪、狠毒、奸詐、狡猾,並不止於此。見到有地質肥沃,物產豐富,環境條件又佳的土地,就心生歹念。藉由通譯之便,捏造謊言,製造荷蘭人對住民的仇恨,造成社區被摧毀;住民遭驅離。支那人再藉機唆使荷蘭人,讓他佔用該地。其中最殘酷的,就是Lamey(今之小琉球島)事件。當初支那人垂涎Lamey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景色優美,四周又有環海屏障。竟刺殺在此發生船難的荷蘭船員,將罪行推給Lamey居民。騙說Lamey居民素來蠻橫,唆使荷蘭人展開報復。導致村莊被毀,Lamey居民全數被放逐。一部份更被送到Batavia,最後幾乎都死在那裡。Lamey島上地利,再由奸詐、狡猾的唐山人獨佔。荷蘭人事後才發現,原來Lamey人也是溫和又善良,容易受到欺負。連素來狠心的繼任荷蘭傳教士Robertus Junius,後來也不得不為Lamey人說出公道話。【The Formosan Encounter《II》P.1-150;238】
於是,荷蘭人不再准許支那人赴福爾摩沙(琶侃)進入Tayouan一帶。
在Tayouan之支那人的貪婪、狠毒、奸詐、狡猾,並不止於此。見到有地質肥沃,物產豐富,環境條件又佳的土地,就心生歹念。藉由通譯之便,捏造謊言,製造荷蘭人對住民的仇恨,造成社區被摧毀;住民遭驅離。支那人再藉機唆使荷蘭人,讓他佔用該地。其中最殘酷的,就是Lamey(今之小琉球島)事件。當初支那人垂涎Lamey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景色優美,四周又有環海屏障。竟刺殺在此發生船難的荷蘭船員,將罪行推給Lamey居民。騙說Lamey居民素來蠻橫,唆使荷蘭人展開報復。導致村莊被毀,Lamey居民全數被放逐。一部份更被送到Batavia,最後幾乎都死在那裡。Lamey島上地利,再由奸詐、狡猾的唐山人獨佔。荷蘭人事後才發現,原來Lamey人也是溫和又善良,容易受到欺負。連素來狠心的繼任荷蘭傳教士Robertus Junius,後來也不得不為Lamey人說出公道話。【The Formosan Encounter《II》P.1-150;238】
於是,荷蘭人不再准許支那人赴福爾摩沙(琶侃)進入Tayouan一帶。
既已決心繼續拓展記得利益,荷蘭人只得自欺欺人。繼續漠視福爾摩沙族人的特有文明。還故意毀棄之前敘述著依賴Smeardorp(Dorcko,哆廓,下營)先進之修船、製器工藝和工程學術的原有文書記錄,更盡量不再提到Smeardorp之名,也限制其他社區人口進入Dorcko。而Smeardorp仍是船艦保養、用具更新的要地,此處的Fort Orangie又是人員休養、渡假的處所。荷蘭主力遷往de Provintien和Fort Zeelandia之後,Smeardorp遂成了荷蘭人的私密特區。
荷蘭人為了方便強勢交涉,才到處在各村鎮指定首長,在福爾摩沙族人的社區聚落中強置頭領,始破壞了福爾摩沙族人柔性團結的傳統。( 荷蘭人強置的頭領中,以中部的所謂大肚王較為有名,詳情請看【舉證辨正60.;83.;84.;87.】)
1636年,荷蘭長官Van der Burg 及Hans Putmans〈退而未離〉見鹿皮、糖和稻米銷往支那與日本有高利,遂於11月26日決定再准許支那人赴福爾摩沙(琶侃)進入Tayouan一帶,以契作的方式經營大面積蔗糖和稻米的產銷【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I》 180;193】。
1636年,荷蘭長官Van der Burg 及Hans Putmans〈退而未離〉見鹿皮、糖和稻米銷往支那與日本有高利,遂於11月26日決定再准許支那人赴福爾摩沙(琶侃)進入Tayouan一帶,以契作的方式經營大面積蔗糖和稻米的產銷【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I》 180;193】。
在Tayouan的唐山人貪婪成性,並不滿足於僅當荷蘭人走狗,一直暗中私通海盜。將荷蘭人的武力佈署;支那人、日本人船隻與荷蘭人交易的時間、航線和貨物內容隨時向唐山海盜彙報。也狐假虎威,瞞著荷蘭人向支那商船或走私船收取保護費。1626年,唐山人荷蘭通譯兼走狗Salvador Diaz(取了洋名)因罪行曝光,即時從Tayouan叛逃抵達Macao(支那澳門),帶來他在Tayouan時記錄村落、地形、荷蘭武力人員配置、貿易詳情等的筆記本。並在其口述下,由葡萄牙人繪製了當時最新的Tayouan海灣地形圖。企圖誘引葡萄牙人攻佔Tayouan,想繼續從中獲利,並報復荷蘭人。但葡萄牙人早認識Tayouan, Formosa,知道Formosa是與世無爭的人間世外樂土,不忍也無意由自己作孽去侵害。Salvador Diaz於是轉向遊說另一荷蘭宿敵──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由於海洋貿易的利益衝突,成為仇敵。基於福爾摩沙是來往菲律賓、支那、日本的重要中途站,唯恐荷蘭人壟斷中國與日本的貿易利益,西班牙人於1626年早已由福爾摩沙北端的三貂角(今屬貢寮鄉)登陸,占據雞籠(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設立堡壘,作為基地。
在Salvador Diaz的慫恿下,西班牙菲律賓總督遂在1627年,攜帶此Tayouan海灣地形圖,率領艦隊試圖攻擊荷蘭人的Tayouan據點,卻因遇到暴風雨而無功返航。【Relaçaõ da fortalesa poder e trato com os Chinas, que os Olandeses tem na Ilha Fermosa dada por Salvador Diaz, natural de Macao, que la esteve cativo e fugio em hua soma em Abril do Anno de 1626】【The Spaniards in Taiwan by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1642年荷蘭人在福爾摩沙北端趕走西班牙人,荷蘭人正式獨攬福爾摩沙之利益。荷蘭人到福爾摩沙是貪圖福爾摩沙的豐富物產,從事不平等貿易。但其掌握的勢力範圍,仍僅及現今台南地區而已。趕走西班牙人只是為去除身旁的敵對勢力。荷蘭人並未真正全面佔領過福爾摩沙。
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由於海洋貿易的利益衝突,成為仇敵。基於福爾摩沙是來往菲律賓、支那、日本的重要中途站,唯恐荷蘭人壟斷中國與日本的貿易利益,西班牙人於1626年早已由福爾摩沙北端的三貂角(今屬貢寮鄉)登陸,占據雞籠(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設立堡壘,作為基地。
在Salvador Diaz的慫恿下,西班牙菲律賓總督遂在1627年,攜帶此Tayouan海灣地形圖,率領艦隊試圖攻擊荷蘭人的Tayouan據點,卻因遇到暴風雨而無功返航。【Relaçaõ da fortalesa poder e trato com os Chinas, que os Olandeses tem na Ilha Fermosa dada por Salvador Diaz, natural de Macao, que la esteve cativo e fugio em hua soma em Abril do Anno de 1626】【The Spaniards in Taiwan by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1642年荷蘭人在福爾摩沙北端趕走西班牙人,荷蘭人正式獨攬福爾摩沙之利益。荷蘭人到福爾摩沙是貪圖福爾摩沙的豐富物產,從事不平等貿易。但其掌握的勢力範圍,仍僅及現今台南地區而已。趕走西班牙人只是為去除身旁的敵對勢力。荷蘭人並未真正全面佔領過福爾摩沙。
【西班牙所擁有的此Tayouan海灣地形圖,於18世紀重繪時,因荷蘭主力遷往赤崁已有百年,遂誤以為Bay of Tayouan是在後來的大員島之旁,就把附近聚落都向左邊方向錯置了。】
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留下的記載,據台期間,包括軍隊在內,最多時也僅2800名荷蘭人盤踞在福爾摩沙(琶侃)。荷蘭人在Tayouan(今之台南區域)利用支那人當走狗、移工,這些支那人來來去去,1633年荷蘭長官Hans Putmans的統計是維持在700至800人之間【荷蘭東印度公司文件 VOC.1113,fol.693】。1661年(荷蘭人在台最後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文稿有『斷斷續續曾利用過2萬5千支那人為其服勞役』的記錄。後來卻被台灣假支那人說成是2萬5千支那人在福爾摩沙(琶侃)。
荷蘭人逐年引進了數千支那移工。支那贌商獲取高利,養大胃口也養成高傲,對荷蘭人的管制與徵稅顯現不耐煩;又見荷蘭駐台人數不過千餘人,作戰部隊不足千人。遂起野心,醞釀叛變,想要消滅或驅逐荷蘭人,計劃獨霸肥美的福爾摩沙。
1652年9月8日,經營Amsterdams polder 東邊舊Zeelandia(福爾摩沙族人稱Pau,哆廓Smeardorp東鄰)農場的支那人帶頭贌商郭懷一(稱郭官懷一Gouqua Fay-it,荷蘭人直接叫他Fayet,他平常住在赤崁),率領四千支那人進攻Provintia(普羅民遮)荷蘭人市鎮。荷蘭人前一天已接受密報,便請求Tayouan附近福爾摩沙族人協助抵禦支那人的攻擊。由於福爾摩沙族人長期忍受支那人的借勢欺凌,早有厭煩,又受請求,於是立即動員幫助荷蘭人。9月8日當天,Fort Zeelandia(熱蘭遮城)派出部隊渡海登陸Provintia(普羅民遮),在福爾摩沙族人的助攻下,擊退了來襲的支那人。部份被擊潰的支那人,有約500名躲到不遠的甘蔗農場,在隨後兩天的掃蕩中,全部被福爾摩沙族人協同荷蘭士兵擊斃。郭懷一則率領其餘支那人和後備同伙,近5000人逃往山區峽谷。在9月12日的峽谷遭遇戰中,就有2000名郭懷一手下被殺。其餘不是潰逃就是被俘,郭懷一本人則是在逃竄時被一位Sincan族人用箭射殺。荷蘭部隊於9月13日就全回到了Provintia,將後續的清除逃犯工作,留由福爾摩沙族人的隊伍執行。至9月19日,郭懷一叛亂事件才全部平息。在持續12天的戰鬥中,支那人總共有超過5000人被殺死。【The Formosan Encounter《III》P.452-453】
經此事件後,荷蘭人再一次停止引進支那人,並嚴密管制偷渡。也對已留居的支那移工(未參與謀反)實施更嚴格的管控,並在Provintia建造城堡(普羅民遮城),維護荷蘭人的安全。【 VOC 1194, fol. 123;125;126】【Missive Governor Nicolaes Verburch to Governor- General Carel Reniersz. Tayouan, 30 October 1652】
荷蘭在Tayouan的最後人口統計表中,支那人僅3200人。是1636年,荷蘭長官Van der Burg 及Hans Putmans為了拓展高級Formosa鹿皮,糖和稻米的貿易利益,於11月26日決定再准許支那贌商、工人赴福爾摩沙(琶侃)進入Tayouan一帶,才有最後在1661年的達到3200人。支那人都是聚集居住,為荷蘭人所用又有利可圖,所以支那人3200人的數字應是正確無疑。
依據1650年代,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琶侃)做過調查,至荷末的1661年即已調查出九個福爾摩沙(琶侃)平地族群,計193個部落。調查得出並接受登記的就已有30萬人。實際數字應在70萬以上。
荷蘭駐福爾摩沙最後一任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在以C.E.S.為名所寫的《被遺誤的福爾摩沙,'t verwaerloosde Formosa,Amsterdam,英譯:Neglected Formosa》中提到:「單現在的台南地區福爾摩沙人願意的話,可以隨時出動10萬名戰士。」要能隨時出動10萬名戰士(戰士已排除老幼、婦女),則當時的台南地區人口至少就有30萬。由以上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的記載估算,福爾摩沙人口數是至少約有100萬餘。這數目,是與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琶侃(Paccan)歷史記述是相符的。
依據1650年代,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琶侃)做過調查,至荷末的1661年即已調查出九個福爾摩沙(琶侃)平地族群,計193個部落。調查得出並接受登記的就已有30萬人。實際數字應在70萬以上。
荷蘭駐福爾摩沙最後一任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在以C.E.S.為名所寫的《被遺誤的福爾摩沙,'t verwaerloosde Formosa,Amsterdam,英譯:Neglected Formosa》中提到:「單現在的台南地區福爾摩沙人願意的話,可以隨時出動10萬名戰士。」要能隨時出動10萬名戰士(戰士已排除老幼、婦女),則當時的台南地區人口至少就有30萬。由以上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的記載估算,福爾摩沙人口數是至少約有100萬餘。這數目,是與姜林獅先生那代代相傳的琶侃(Paccan)歷史記述是相符的。
荷蘭人入侵福爾摩沙(琶侃)期間,正值明帝國末期衰敗,遂有海盜父子鄭芝龍、鄭福松(七歲時又名森)在中國南部沿海坐大。1644年清軍滅明,明宗室福王藉用鄭芝龍海盜勢力,在南京個自稱帝。一年後即被清軍擊潰。1645年鄭芝龍之子鄭福松又在福州立傀儡唐王為帝。鄭福松脅迫傀儡唐王賜其姓朱,並改名為成功,自稱朱成功。妄想由海盜變身以繼承明室。後來見野心無望,改以入侵福爾摩沙(琶侃),建立東都王國霸權,認為已成功自立為王,才又自稱鄭成功。
海盜時期的鄭氏集團即曾與東來的荷蘭人有接觸,訂有互不侵犯協議。鄭成功藉傀儡明帝急需援軍之際,勾結漂白,轉型為亦盜、亦商、亦官集團。經由荷蘭通緝的逃犯何斌,鄭成功得知福爾摩沙(琶侃)土地肥沃,文明進步,民眾生活安康,而佔據福爾摩沙部分肥沃地區的荷蘭人並無強大駐軍(包括文職人員,最多時也僅二千八百人)。當時正值鄭成功被清廷追逼,難以招架。又有對台江內海一帶(Tayouan)區域知之甚詳的何斌(何斌原為荷蘭人所用)適時投靠,帶來詳細地圖。於是接受右武衛軍師(劉國軒)的建議,決定入侵較易得手的所謂台灣(今台南地區),趕走荷蘭人,據台稱王。
1661年,精於謀略的軍師劉國軒,探詢好台南地區沿岸地理形態及安全航線,搜集所有可用船艦,渡海東進當時所謂的台灣(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的根據地Tayouan,今之台南區域)。考慮渡海顛簸勞累,必使官兵無力作戰。先入北台江內海東方,掩蔽良好的倒風內海(西邊緊接台江內海北半部,是內海中的內海,福爾摩沙族人稱鹿耳海),由腹地寬廣的禾寮港(即現在台南市下營區,舊稱Smeerdorp)登陸,並襲擊僅有數名士兵看守的荷蘭長官渡假別墅(紅毛厝),再引進大批軍隊和船艦登陸紮營,以待恢復官兵體力,及為進攻赤崁(台南市區。內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又稱紅毛城,今只遺留赤崁樓)及熱蘭遮城Zeelandia(在大員島〈安平〉)做準備。同時誘騙福爾摩沙(琶侃)族人助其運輸和補給。劉國軒先派遣部分兵力開往普羅民遮城(台南)外圍埋伏,斷了荷蘭守軍的陸上退路和糧食供給。先逼使普羅民遮城地方官投降。普羅民遮城投降後,鄭成功本人即遷入普羅民遮城。如此過了24日,陸上荷蘭守軍已全部被掃平。這才開始進行對熱蘭遮城為期9個月的圍城。等城內糧食用盡,荷蘭守軍只好投降(當時荷蘭的駐居人員僅二千餘人,主要佈署在更堅固、存糧更充足的熱蘭遮城堡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