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藷、稻米和食用芋,原生品種都是在琶侃(福爾摩沙) ,食用鹽的製作也是來自琶侃(福爾摩沙) ,語音隨著作物向世界各地傳播。
福爾摩沙(琶侃) 是甘藷(sweet potato)的原產地,不少台灣聞達學者因漢化過深,羨慕中國式虛妄的壓霸思維,都故意忽略自己的福爾摩沙(琶侃) ,不知或甚至於不承認福爾摩沙(琶侃) 是甘藷的原產地,還胡說八道什麼「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將甘藷帶到印尼、安南、菲律賓一帶,16世紀末再進入廣東和褔建,隨後在17世紀由荷蘭人統治福爾摩沙(琶侃) 時帶入,或由福建移民帶至台灣栽種」。這也導致國際學者至今仍誤以為甘藷的原生地是美洲中部,說台灣聞達學者可悲,卻更是可惡!
事實上,甘藷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自遠古即稱為tamami,有很多原生品種。所謂的中國是其明朝末年才由南洋引進甘藷,但沒有福爾摩沙(琶侃) 語稱為tamami batatas這種品種的甘藷。清國據台,第一任臺灣知府蔣毓英到任的1684年所編之《臺灣府志》即記載有3種甘藷。其中這種tamami batatas巨大甘藷的品種,清國唐山人滿官因未曾見過,就稱是番薯。
Tamami(甘藷)於數千年前隨福爾摩沙(琶侃) 人(Paccanians)向世界各地傳播文明或移居時移植各地,各地方時間久了語音產生轉變,tamami菲律賓現在發音作ipomoi,把tamami batatas這一品種發音作ipomoea batatas;tamami現在馬來語稱manis;印度稱bamlai;非洲稱bmatata;中美洲稱kamote;紐西蘭(Maori)稱kūmara,都可看出由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
Tamami、batatas轉變而來的脈絡。至於西班牙人稱tamami(sweet
potato;甘藷)為camote,是從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起,西班牙開始殖民統治中美洲,西班牙人學自當地原住民由tamami轉變而來的語音kamate。近代葡萄牙人稱tamami(sweet
potato;甘藷)為batata-doce,則是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 1521 年帶隊入侵菲律賓後,學自菲律賓住民所稱的ipomoea batatas品種。另由於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賓長達300多年(1565年至1898年),不少菲律賓人跟著學習西班牙語,所以現在也有菲律賓人稱tamami(sweet
potato;甘藷)為camote或寫作kamote。
Tamami(sweet
potato;甘藷)富含各種人體須要的營養素,是上等的健康食品。適合乾旱氣候,即使在貧瘠土地也能快速生長。福爾摩沙(琶侃) 人種植甘藷多是在秋天輪作。
100公克甘藷中含水分69.5公克、蛋白質1.8公克、脂肪0.9公克、碳水化合物29.5公克,熱量113卡、維他命A 7100Iu、維他命B 1 0.08毫克、維他命B2 0.05毫克、維他命C 29毫克、胡蘿蔔素3100IU、少量維他命E;稀有元素硒21毫克、錳62毫克、鈷62毫克、鉀503毫克,還有氧化酶、葉綠素、 酚、菲酊酸,以及鈣、磷、鐵、鎂等人體需要物質。甘藷鹼度為6-10偏鹼性,有胃酸過多者,可中和部分胃酸。100公克甘藷含有高纖2.2公克,能吸收腸內水分,使大便體積膨脹而增加便意,並促進腸壁蠕動,可順利排出體外,能預防便秘和腸道的各種病變。
甘藷葉更是很好的抗氧化蔬菜,也富含纖維素、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菸鹼酸、鉀、鈣、鎂等營養成分。能改善皮膚對環境的適應力,並保護黏膜組織避免受到感染。另外富含鎂和鈣,鎂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代謝,防止鈣沉澱在組織與血管內,藉以保護心臟和血管不受傷害,促進循環系統的健康。
近年來由於世界人口爆增,就有世界聞達學者提議選取高產量的優良馬鈴薯(potato)品種以挽救可預見的饑荒。事實上,即使最優良的馬鈴薯品種,其產量和營養成分都不及tamami batatas這甘藷品種的十分之一。而且,馬鈴薯不能自然儲存,一發芽即變質而產生劇毒;tamami batatas這甘藷品種卻可以存放4個月不壞,即使發芽也品質不變。Tamami batatas本是大自然特別借福爾摩沙(琶侃) 人之手賜予人類免於饑荒災難的珍貴禮物,可惜歷經所謂進步和富有的虛榮陷阱,現在埔農家附近的鄉鎮,已看不到有人種植tamami batatas這看起來樸素的優良甘藷品種。若tamami batatas這品種真的從地球上消失,將是人類的一大損失。
稻米(rice)的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是biras﹝bɪˈrɑs﹞,台灣也是稻米的原產地。福爾摩沙(琶侃) (Paccan)原本就至少有13種不同的水、旱品種。
稻米在菲律賓稱bugas或bigas;在中國稱bi;馬來語稱beras;索馬利稱bariis;薩摩亞(南太平洋)稱 araisa;印尼稱nasi;紐西蘭 (Maori) 稱raihi;西班牙語稱arroz;馬爾他稱ross;意大利稱riso;英語稱rice,都可看出由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
biras﹝bɪˈrɑs﹞轉變而來的脈絡。甘藷和稻米都是福爾摩沙(琶侃) 獻給世界的禮物,世界各地對甘藷和稻米的稱呼都還保留真正或部分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的語音。今日的台灣,卻只剩少數居住山地的耆老還記得甘藷和稻米的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名稱,99.99%的台灣人甚至連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實在諷刺,更是悲哀。
各國考古學者、語言學者、體質人類學學者,由於證實了東亞與太平洋島群文明是由台灣向外傳播出去,早有了稻米可能也是由所謂的台灣傳播出去的猜測。自從所謂的台灣自己之考古團隊在墾丁發現放在陶瓷罐內的4,000年前稻穀,後來又在開發台南科學園區時,挖掘出兩種不同品種的稻穀,且由國際考古學者證實是5,000年之前留下來的,他們就更加確定了。隨後有所謂的中國學者說,他們在中國發現更早(說是6,000年前留下)的遠古稻穀,誇稱中國才是稻米的原產地。但以所謂中國的慣於大言不慚而自吹自擂,其真實性實在令人懷疑。但即使稻米真的存在所謂之中國有6,000年以上,這也不足為奇。因為福爾摩沙(琶侃) 人早於13,000年前即開始向世界各地傳播文明,何時會於現在的所謂中國留下稻米種子都說不定。最主要的是,世界各地的稻米名稱都源自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
biras﹝bɪˈrɑs﹞;清廷據台的第一任知府蔣毓英在『台灣府志』裡記述,他們剛到當時所謂的台灣就已統計出13種大小、形狀、顏色和性質都不同的各種水、旱稻米,這還沒包括山地住民所種植的各種小米。不論現今或古代,世界上並無其他任何地方有如此繁多的不同品種稻米。這些都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其實,穀粒要保存數千年並不容易,必須裝罐並經適度火烤至極為乾燥,再經緊密掩埋而封存,才得以長久保存。所以,考古發覺的遠古穀粒都是意外中的意外,即是,數千年被意外保存下來,在現代又意外被發現。所以,若沒有其他佐證,再早的考古發現都不能說是最早的原產地。
事實上,所謂之中國對稻米的稱呼也是源自福爾摩沙(琶侃) 語(Paccanian)的biras﹝bɪˈrɑs﹞。古時候所謂中國之稻米種植是由南方向北擴展出去的,他們將福爾摩沙(琶侃) 語biras唸成bila﹝ˈbɪlɑ﹞,而la是所謂南方中國人的習慣性尾音,所以就寫為米(所謂中國的南方口音是bi)。不過,以所謂的中國人之習於「厚黑學」看來,現在的中國人是絕對不會承認這事實的。
稻米之營養素主要是存在米粒的外皮和胚芽,所以福爾摩沙(琶侃) 人自古只吃含有外皮和胚芽的所謂糙米,不吃雖然比較香甜的精碾白米。
Taro(食用作物芋;芋頭)原本就是福爾摩沙語(Paccanian),福爾摩沙南部某些地區語音轉變成karo或karau。菲律賓、紐西蘭(Maori語)、馬來西亞、爪哇、高棉、緬甸、寮、苗以及所有歐洲和非洲也都稱taro。印尼稱talas;夏威夷稱kalo;薩摩亞(Samoa,南太平洋島國)稱talo;俄語稱таро,都可看出是由福爾摩沙語(Paccanian)轉變而來。
Siinn是用鹽醃製以保存食物,是由福爾摩沙語 (Paccanian)的鹽(Sira;Sia)延伸而來,現在幾乎所有福爾摩沙平地和山地人口都還在使用。卑南、阿美地區現在則稱醃豬肉為Siro。日本稱鹽Sio,古英文的Salt(鹽)是Sealt,應該也是源自福爾摩沙語(Paccanian)。